第589章 京城落脚处-《从良种田纪事》
第(2/3)页
饱餐了一顿土豆丝炒肉后,吃得餍足的众人连连感叹,“这玩意儿真是个好东西啊!”
沈田立马说,“你们可千万别告诉旁人啊!”旁人若是知道了,他们就收不到了,最起码不能用这么低的价格收到了。
秦怀恩对沈田的这种谨慎态度十分满意,又说了十几种土豆的烹饪方法,和土豆可以代替粮食的事,没办法,清露实在是太爱吃土豆了,栓子爹又因土豆产量的问题问个不停,他在一旁听着,无意中便记下了很多。
但光知道这些是不够的,沈田又开始发愁了,提出了很多困难,这是只种过一次土豆,对京城附近农作物也不熟悉的秦怀恩无法回答的,前世的秦怀恩到了京城后,就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城里人,尽管后来秦大川在京郊也购置了一些田庄,但也只是收租子而已,再没亲自耕种过。
于是,沈田整天愁眉苦脸地追着耿老大和老耿头这两个坐地户,没完没了地问,还别说,他真的打听出来了很多不知道的事儿。
首先,世代种田为生的耿老大,是种庄稼的好手,其次,附近的人种土豆,当初就是耿老大带的头儿,以至于不仅耿老大本人,很多农户对种土豆都有很多心得,难怪当初土豆卖不出去,耿老大那么着急,这里面他的责任太大了,可以说,秦怀恩无意间救了耿老大一命。
最后嘛,就是这其中有利益,自打遇到秦怀恩后,耿老大一直殷勤地忙前忙后,买地,他因找的地方适宜,并说通了村长免了抽水银子,得了秦怀恩赏的辛苦钱,土豆,他先收购后再卖给秦怀恩,从中赚了些差价。
而只要耿老大不过份,秦怀恩不差耿老大那点子小利,就像清露说的那样,“水至清则无鱼”,只要是合理就好。
耿老大脑子灵活、不安分,但人并不坏,又因惧怕和感谢秦怀恩,一点儿都不敢起什么坏心眼儿,有什么话都讲在当面儿,这让秦怀恩时不时地想起小岭村的刘石头。
“只要按照我说的法子,亩产两千斤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,一年还能种两季,今年晚了点儿,明年那是一定能的……”耿老大说得口沫悬飞,偷偷看了秦怀恩一眼后又说,“当然,那得能卖得出去,”立马又来了精神,“就按一文钱两斤,那一亩地一年也是二两银子啊,除了缴税六百文外,还能剩下一两四呢……”
第(2/3)页